新規出臺遭爭議
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了新的交通規定,被稱為史上為嚴格的,“闖黃燈扣6分”的規定更遭到網友議論紛紛:“闖黃比涉黃還緊張”“不如把黃燈黃了,只剩下紅燈、綠燈吧”之類說法更是四處傳來。在網友議論背后,不乏有一些理性、客觀的聲音,也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。 相關記者在...
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了新的交通規定,被稱為史上為嚴格的,“闖黃燈扣6分”的規定更遭到網友議論紛紛:“闖黃比涉黃還緊張”“不如把黃燈黃了,只剩下紅燈、綠燈吧”之類說法更是四處傳來。在網友議論背后,不乏有一些理性、客觀的聲音,也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。
相關記者在采訪時發現,廣大司機都很支持嚴懲違章行為,認為其有益于社會。然而在新規的背后,配套不健全的情況卻屢見不鮮。以交通信號燈為例,各地交通燈各不相同,同一個城市的交通信號燈也不盡一致。許多交通信號燈并沒有倒計時或者“漸變提示”的功能,沒有了黃燈這個“緩沖”,司機在行駛到路口時如遇到綠燈,往往提心吊膽,不知道什么時候要變燈。很多司機表示,既然把黃燈“取消了”,至少應該把紅綠燈全設置成倒計時的,不然當司機太難了。
交通信號燈不能倒計時,并非一日兩日,而其根源卻并非沒有財力,而是沒有動力。一個個投資不菲的高清攝像頭在街頭樹立,高速公路上也可以長出“潛伏”攝像頭的大樹。也許相比替換信號燈,這些投資雖然更龐大,但也更“劃得來”——換燈不會帶來罰款收入,換攝像頭卻可以。在交通信號燈遲遲不換的背后,其實是“罰款創收”的心態在作祟。